《攻坚》纪录片全面揭示了094型核潜艇的外观和内部情况,不仅包括演习和潜航的视频,央视将这些细节一一公开,令其神秘面纱完全揭开。许多媒体对此做出了高度评价,称这一系列信息“量大而清晰”,并赞扬094核潜艇的先进技术。更有自媒体声称:“094已公开,096型核潜艇极有可能已服役,甚至能领先美国20年”。尽管如此,深度分析094型核潜艇后,我们不难发现中美在核潜艇技术方面的差距,差距之大可用“30年”来形容。即便是096型潜艇能够迎头赶上,也未必能够迅速缩小这道鸿沟,更别提超越美国的技术优势。
首先,094型核潜艇在外形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,尤其是其“龟背”部分较为突出,使得潜艇的航行阻力和噪音都相对较大。这一点一直为人诟病,公众对它的“大龟背”可谓熟知。这一设计不仅影响了潜艇的流线型外形,还可能增加了潜艇的探测风险。与之相比,美国的“俄亥俄”级潜艇虽然也拥有微小的龟背,但通过艇体流线的整流设计,潜艇的外形更加流畅,几乎不影响水下航行。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耐压艇体的直径:094型潜艇的直径为9米,而“俄亥俄”级的直径达到12.8米,差距近4米,这意味着094型潜艇的导弹舱不得不突出艇体,导致了更多的设计挑战。此外,094型的长度为130多米,而俄亥俄级为170.7米,较短的艇身也限制了094型潜艇的载弹量。094型最多能携带12枚导弹,而“俄亥俄”级可以携带24枚,即使与更先进的哥伦比亚级潜艇相比,差距依然存在。
展开剩余70%其次,094型核潜艇的静音性能相对较差,成为了一个明显的技术短板。美国公开数据显示,“俄亥俄”级潜艇的水下噪音约为95分贝,几乎与大洋的背景噪音融合,这使其在水下极为隐秘。相比之下,094型核潜艇的噪音水平高达100分贝以上,较大的噪音意味着其被敌方侦测的概率大大增加。声呐的工作原理表明,噪音每增加1分贝,探测距离将增加6倍,这使得094型潜艇在“静音突防”方面面临巨大的困难。根本原因在于其未采用自然循环反应堆和其他静音设计。例如,094型没有采用自然循环反应堆技术,这意味着它必须依靠大功率的水泵来循环冷却剂,这些水泵的噪音大约占潜艇所有噪音的30%。而美国的潜艇,如“俄亥俄”和“弗吉尼亚”级,采用了自然循环反应堆,从根本上降低了噪音。
除了噪音,094型潜艇的声呐系统也逊色于美国潜艇。094型采用的是类似于苏联设计的双壳体结构,这限制了它的声呐阵列的空间。相比之下,美国的核潜艇设计更为灵活,能够容纳更先进的球形或大型共形阵列声呐,极大提升了探测能力。美国的“俄亥俄”级潜艇,早在2021年就对其艇首的声呐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,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垂直声呐阵列,这一技术提升了潜艇的水下侦察能力。
总体来说,094型核潜艇与美国的“俄亥俄”级核潜艇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距,无论是排水量、火力、静音性还是声呐设备,094都处于明显的劣势。而且,094型的作战系统也远不如“俄亥俄”级那样成熟。需要指出的是,“俄亥俄”级潜艇早在1981年就已服役,而094型潜艇直到2010年代初才开始服役,技术差距已经跨越了三十年。
展望未来,美国的“哥伦比亚”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开始建造,预计将于2028年左右完工并交付使用,而中国的096型核潜艇也在加紧建造中。尽管096型潜艇或许已经具备了赶超“俄亥俄”级的潜力,但想要超越正在建设中的“哥伦比亚”级,依然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。尤其是在采用电力推进、通用导弹舱、消声涂层、泵喷推进等高端技术方面,096型潜艇仍需要加速突破。因此,关于096型潜艇能够领先美国20年的说法,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尽管如此,笔者相信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094型潜艇的后继者096型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技术追赶,甚至有望逐步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。这一天,或许并不遥远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金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