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游戏特别火,很多人一有空就一头扎进游戏世界里。不过呢,在这游戏热潮里,也出现了一些健康困扰。我在门诊经常碰到年轻患者跟我抱怨,说一玩3D游戏就头晕得厉害,那种感觉就像坐了很久的过山车,天旋地转,特别难受。有些患者原本特别喜欢玩大型3D游戏,像《使命召唤》《刺客信条》这类场景特别逼真的游戏,可玩一会儿就不行了,头晕、恶心,严重的时候还会呕吐。为了不晕,他们想着不看屏幕是不是就好了,可即便闭上眼睛,那种晕的感觉还是挥之不去。
那为啥会这样呢?这就得说说咱们身体里的两个“小卫士”——视觉和前庭系统。视觉就是咱们用眼睛看东西,而前庭系统在咱们耳朵里,能感受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。玩3D游戏时,屏幕上的画面快速移动、旋转,视觉就告诉大脑:“咱们在快速运动呢!”但实际上,咱们坐在椅子上没动,前庭系统就跟大脑说:“没动啊,稳稳的。”这俩“小卫士”的信号不一致,大脑就懵了,不知道该听谁的,然后就发出晕的信号,让咱们感觉不舒服。所以啊,就算不看屏幕,前庭系统和大脑的冲突还在,晕的感觉还是会有。
既然知道了晕3D的原因,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呢?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门诊里经常跟患者说的五步物理干预法,能有效缓解晕3D的症状。
第一步,调节环境光线。好多人玩游戏喜欢把灯关了,营造那种沉浸式的氛围,可这样眼睛很容易疲劳,还会加重晕的感觉。我有个患者,以前玩游戏总在黑暗环境里,晕得特别厉害。后来我让他把房间灯打开,或者用个小台灯,让光线柔和一些。他试了之后,就跟我说晕的症状减轻了不少。
第二步,优化游戏参数设置。游戏里的画面设置对晕3D也有影响。把画面的亮度、对比度调到自己看着舒服的程度,别太亮也别太暗。还有,把游戏的帧率调高一些,画面就会更流畅,减少那种卡顿感,也能减轻头晕。
第三步,调整视角和镜头速度。有些游戏的视角切换特别快,镜头转得也猛,这会让视觉和前庭系统的冲突更严重。可以把视角和镜头速度调慢一点,让画面的变化不那么剧烈,大脑就能慢慢适应。
第四步,适当休息。别长时间一直玩游戏,玩个半小时到一小时,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。起来活动活动,看看远处,让眼睛和大脑都放松放松。我有个患者,以前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,晕得受不了。后来他按照我说的,定时休息,晕的情况就好多了。
第五步,跟随画面轻微晃动。玩游戏的时候,身体可以跟着画面的运动方向轻微晃动,这样能让前庭系统和视觉的信号尽量一致。比如画面往前移动,身体也稍微往前倾一点。不过幅度别太大,不然容易摔倒。
除了上面这些缓解技巧,长期进行前庭功能训练也能提高咱们对晕3D的耐受能力。
简单的训练可以从日常活动开始。比如,在家里原地转圈,先慢慢转,转个几圈,然后停下来,等不晕了再接着转。一开始可能转不了几圈就晕了,没关系,慢慢增加圈数和速度。还有,走直线也是个好办法。在地上画一条直线,沿着直线走,尽量走得稳一些,同时可以左右转头,锻炼前庭系统的平衡感。
进阶一点的训练可以尝试一些运动项目。像跳绳,跳绳的时候身体上下跳动,还可以变换不同的跳绳方式,能很好地刺激前庭系统。还有荡秋千,坐在秋千上前后摆动,感受身体的晃动。刚开始秋千摆动幅度小一点,适应之后再加大幅度。
总结一下,不看屏幕并不能避免晕3D,因为晕3D是视觉和前庭系统信号冲突导致的。咱们可以通过调节环境光线、优化游戏参数设置、调整视角和镜头速度、适当休息、跟随画面轻微晃动这些物理干预方法来缓解症状。长期坚持前庭功能训练,也能提高对晕3D的耐受能力。玩游戏是为了开心,但也要注意身体健康。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玩游戏。
股票金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