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主动打来电话,在中国这里吃了个“闭门羹”,中美现在没啥好谈。
中国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举措,成了中美博弈的重点。让美国难以接受的是,中方在颁布政策之前,通过出口管制对话合作渠道通知了其他国家,唯独美国被蒙在鼓里。
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额外透露了一个细节,白宫得知消息以后,第一时间想联系中国,要求通电话,没想到被中方“推迟”。
【白宫方面寻求与中国通话,但被“推迟”】
『被中国先发制人,美国毫无准备』
其实美国人这里说得还是委婉了,大概还是想给自己留点面子,不愿承认没打通中国电话。
然后格里尔形容说,中方此举无异于对美国“先发制人”。
从我们的角度来看,推迟与美国接电话,意味着中方并不认为,现在是中美就出口管制措施交换意见的最佳时机,更不会为了沟通而沟通。
而且说实在的,在这个方面,中美一时半会确实没有什么好谈的,除非美国愿意撤回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种种歧视性措施,在经贸磋商真正摆出一副务实、专业的态度。
【中国不接美国电话,此情此景分外眼熟】
另外,白宫那边寻求尽快与中方通话,不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,主要还是给特朗普一个交代,以此表明他们不是什么也没做,中国不接电话,这些人也没有办法。
话虽如此,白宫从上到下,难道就没有一个人预见到,中国会收紧稀土管制力度,卡脖子反制美国的可能性?但凡贝森特、格里尔这些“专业官僚”,有些基本的忧患意识,美国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,被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以至于特朗普又回到了先前对关税政策的路径依赖,也不管有用没用,也不看手里究竟有多少牌,先打出去再说。
也有一种可能,贝森特、格里尔等人天天对媒体宣称,美国在对华谈判中“优势在我”,为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概念做配套宣传,时间长了自己都对此深信不疑,以至于又一次对中国出现了误判。
【格里尔声称,中方的所作所为“越界”了】
『理性两个字和美国不沾边』
别看美国副总统万斯说着,只要中国在出口管制政策上展现理性,美国也愿意“理性对话”,但他这里是在偷换概念,要说非理性,特朗普前几天的关税威胁,以及配套的出口禁令,才是非理性,强行与中方的正当举措混为一谈,从底层逻辑就站不住脚。
中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,我们围绕稀土出口,有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,既要确保国家利益,而且也要通过严密监管稀土供应链,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,尽到大国的责任。
稀土这个物项的战略性质,以及军民两用属性,都决定其将在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。既然中国已经在这个供应链占据了主导地位,没有理由不充分运用起来。
美国可就不一定了,很多时候都想一出是一出。特朗普近段时间的言行,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,在得知中方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后,先是含糊其词地表示,不方便透露太多,然后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番没有营养的长篇大论。
【贝森特、卢特尼克这些“专业官僚”,一点应急预案都没】
等他情绪输出完以后,扬言要用高额关税挑战中国在稀土产供链的主导地位,然而没过多久白宫那边又帮他改口,说希望中美能理性对话达成协议,哪个才是美国的真实意图,没人说得清。
『中国言之不预前,已经给过美国机会』
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说要用高额关税和出口禁令,“回敬”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,究竟是落实还是不落实呢?
很多迹象表明,再跟中国打一场关税战,美国心里也没底,只是特朗普调门定得太高,以至于自己下不来台。
本来之前几轮磋商,稀土出口形势已经稳定下来,结果美国自己破坏了这一氛围。商务部这边都说了,中美马德里会谈以来,美国无视中国关切,屡屡推出针对中国的,更扩大实体清单,对大量中企实施“穿透性制裁”。
既然如此,那也别怪中国“言之不预”了。
【特朗普现在已经有点下不来台的意思】
目前的形势,跟中美上一场关税战大差不差。美国扩大实体清单,加大对华打压力度,先挑起了争端,却误判了中方的反应。中国现在是主动出题的一方,美国反而得被动解题,而且光是稀土这个坎,就一直迈不过去,屡屡失分,完全拿不到主动权。
应该说,在中国推出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之前,美国有很多次与中方沟通的机会,但现在措施已经出台,绝无收回的可能。
我们拒接、推迟美方通话,传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,中美不是不能谈,但在什么时候谈,怎么谈,并不由美国人做主。中美必须做到相互尊重,美国光靠几句空洞的表态、人浮于事的政治表演是远远不够的,只会让人审美疲劳,他们必须拿出实际行动。
股票金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