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事儿吧,藏得了一时,藏不了一世。
老话讲雁过留声,可在2025年的今天,有人想让雁飞过,连根毛都不留下。
怎么做?
简单,鼠标一点,一个冰冷冷的“404 Not Found”,齐活了。
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就给我们秀了这么一手绝活,堪称数字时代的“毁尸灭迹”。
这事儿还得从一个原本光鲜亮丽的政府网页说起。
那页面,家伙,搞得跟个科技展似的,交互式地图,酷炫动图,罗列了超过70家澳大利亚公司,怎么为F-35隐形战斗机这个“空中死神”添砖加瓦。
从发动机到飞行系统,应有尽有。
这背后可是个超过40亿澳元的大单子,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都快把这事儿当成门面了,到处显摆。
可突然有一天,这个“展厅”直接被拆了。
链接还在,点进去,就是那句让你血压飙升的“404错误”。
这就好比你正看着热闹,戏台子突然被人连夜扛走了。
记者跑去问国防部,咋回事啊?
人家的回复堪比高僧入定,主打一个“沉默是金”。
这态度,比直接承认点什么还让人心里发毛。
你以为是技术故障?
嘿,好戏在后头。
绿党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了一批内部邮件,这下可炸了锅。
邮件里清清楚楚,国防部的人早就准备好更新数据和图表了,结果呢?
别说更新,整个页面都被“物理清除”了。
一位副主管在邮件里都懵了,写了句:“这页面好像被删了。”
废话,能不像吗,链接都快被盘出包浆了,还是个404。
这哪是意外,分明是有人在犯罪现场疯狂擦指纹。
那到底是什么,能让一个主权国家慌不择路到这个地步?
答案,在加沙的废墟里。
当F-35战斗机在加沙上空投下炸弹,那条从澳大利亚工厂里延伸出来的“高科技”供应链,瞬间就成了一根沾着血的绞索。
这事儿,连联合国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。
一位澳大利亚籍的人权专家克里斯·西多蒂就把话挑明了:“要是炸加沙的飞机用了澳洲零件,那咱们就得担责。”
这话一出,官方立马坐不住了。
外交部长黄英贤赶紧出来灭火,那套说辞,简直是外交界的语言艺术典范。
她说:“我们只生产‘非致命’部件,也不直接卖给以色列。”
听听,多滴水不漏。
什么叫“非致命”部件?
比如,那个让炸弹舱门在几秒内打开的关键系统,它本身确实不爆炸,可没了它,炸弹怎么下去?
这就好比说,我只卖手术刀,至于医生拿去救人还是害人,那可不归我管。
这逻辑,简直能把人气乐了。
这种“我只管造,不管用”的甩锅大法,在国际上也不是头一回。
你看荷兰的法院,就敢硬气地叫停F-35零件的运送。
英国那边呢,虽然也承认有风险,但案子还是给驳回了。
大家都在这趟浑水里,有人选择睁眼,有人选择闭眼,而澳大利亚政府,似乎选择了把自己的眼睛先蒙上,再告诉全世界“我啥也没看见”。
那个消失的网页,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,一个关于“澳大利亚军事出口透明度”的黑色幽默。
政府越是想用一个“404”来堵住悠悠之口,公众的猜疑就烧得越旺。
你想知道澳大利亚到底卖了什么“非致命”的好东西?
行啊,去走信息自由申请的漫长流程吧。
等批下来,黄花菜都凉了。
说白了,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,而是一个国家的良心问题。
在一个全球化织成的网上,没人能是一座孤岛。
你生产的每一个零件,都可能成为别人扣动扳机的最后一步。
当一个政府选择删除证据,而不是停止交易时,它删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网页,更是自己的信誉和道义。
在历史面前,一个“404”错误,可顶不了事儿。
你说呢?
股票金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